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92节(2 / 3)

熟悉的人为主,另外我才大一,还是要专注于积累和科研本身,实验室除了科研工作,日常工作内容也不少,我想请牟老担任正负责人,帮我查遗补漏一下,我作为副负责人就可以了。”

经过两天的接触,周瑞对牟仲义的感官还不错。

而且他虽然获得了“天之启示”,但知识积累深度,距离牟仲义和赵院长这样的层次还有不小的差距,是需要一个“老科学家”坐镇的。

形式上也更正式一些,否则大一新生是“负责人”,对外走到哪里都要费力和别人解释一番,可以想象各个地方都会被迫上演装逼打脸,何必呢?

牟仲义追求的不是论文,也不是扬名,而是将这个成果,尽快转化到军工领域,和周瑞没有冲突。

而且他在军工领域还拥有出色的人脉,又是吸波材料专家,从各个方面来看,都是非常合适的人选。

牟仲义一脸欣喜,他这两天一直想主动找周瑞说来着,又担心周瑞觉得他想捞功,现在确定了能在退休前再做出点贡献,可谓是皆大欢喜。

周瑞道:“另外,如果合适的话,吴华民老师也可以调来么?他已经参与了那么多前期工作,不如一起纳入新项目组好了。”

吴华民在“金属磁控溅射”那边,本也就是熬日子,但这位的人品是经得起考验的,一起参与进来对大家都好。

学生层面,韩子茵肯定是跟着周瑞的,另外周瑞还提了两个人,分别是“俞树”和“薛丽”,俞树也是一位材料博士,薛丽研究生快毕业了,他心里清楚这个“超材料”很多内容和“镀膜”是重合的,复大里也找不到第二个研究镀膜的项目组了。

把他两拉来,能省去很多麻烦。

当然还要看他们自己的选择,周瑞记得俞树是准备毕业找工作了,是否愿意再入科研坑,是个未知数。

这算一个基本架构,属于周瑞的基本架构,学院还会再抽调几个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补充,这样新的项目组就算有脉络了。

赵院长双手一拍:“就这么来!全力以赴,尽早拿下超材料!”

全球第一块可制备的超材料成品,可能就要诞生在复大的材料学院了!

“四象”结构

从院长办公室出来,已经是下午了,周瑞也获得了短暂的自由时间。

往后几天,“超材料”的事情还会有新进展需要他,赵院长建议他不要跑远了。

周瑞回到了家中,拿出了自己的手稿,再度研读了一番,这两天跟着牟仲义学到了不少东西,眼界有所提升,手稿上的内容看起来,已经不再那么晦涩。

常读常新。

不得不感叹一句,“伪大师时间”内的自己真牛逼。

另外还有一件小事。

赵院长将这种全新材料结构的命名任务,交给了周瑞,作为发现者,他有权利起个名字,当然短时间内不会向外公布。

据赵院长的经验之谈,哪怕这项技术最终确定了应用于军工领域,等到自己人掌握了足够的技术优势后,也是可以掩盖一些东西后向外公布的。

比如一些边角料、阉割版之类的。

有时候让别人知道你有一种很牛逼的东西,也是有战略意义的。

“起名字……还真是第一次。”

目前来说,科学成果的主流命名方式还是英文,简单一点的就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,复杂一点的就是单词拼接。

不过到了周瑞重生前,随着国内技术实力的突飞猛进,很多国内诞生的成果,都被冠以了纯粹的中文名称。

比如结合中国文化独有的神话故事,亦或者一些只有中文圈才能t到的词汇,诸如龙宫、墨子、伏羲、精卫、南天门一类的……

有些人觉得很中二,其实国外也是一样,只不过有语言隔阂,中国人感觉不到其中的“中二”劲儿。

什么上帝之手,上帝粒子,上帝之血,难道不中二么?

大家都一样,只不过以前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自信。

周瑞觉得起个字母名字,也太过无聊了一些,起个中文名的话……

这款超材料的核心秘密,还是微观层面排列的特殊结构。

周瑞想起了前世听过的“魔角”结构……

这名字就挺帅气的,不过原始命名应该是英文,翻译过来后成为了魔角。

周瑞在白纸上写下了魔角两个字,想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灵感。

想了片刻后,灵光一闪,在下面写了新的两个字。

与“魔角”二字对仗工整。

名为:“道纹”

然而写下之后周瑞就有些捂脸了,中二气息爆表啊!

而且虽然这种超材料潜力无限,但还是有点够不着“道纹”这个级别……

这个牛逼轰轰的名字,还是留给以后更厉害的东西吧……

最后思来想去,周瑞又有了一个想法。

“四象”结构。

这下朴素多了…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