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第124节(3 / 3)

油水可捞,只能领死工资,过年也没有其他福利,而工厂职工就不一样了,工厂里面的残次品,总能低价卖给员工……这是最大的员工福利。

有些冰箱厂、电视厂、洗衣机厂的员工,甚至会故意增加残次品,好让自己能够低价购买,谋取福利——这也是八十年代后,国营工厂逐步衰败的因素之一。

普通人对信息的了解是滞后的,现在大把的人仍奔着国营工厂去,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,到了九十年代又遭遇大下岗,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。

“确实。”听见人奔着去国营工厂,秦瑶也没反驳,只是点点头。

作为考场的教室里只是简单的布置了,里面只有桌椅板凳,走廊上倒是贴着红色的横幅,往门口看去,这一路都是红色的口号横幅,以及领导人画像。

没多久,来参加高考的人员如潮水一般走进来了,跟其他省份冬季灰扑扑的穿着打扮不同,岛上的人衣着颜色更加鲜艳,男人仍是以白衬衫为主,间或是蓝色条纹海魂衫,女孩子碎花格子纹的多,这么一同走过来,海风吹得他们衣袂翩飞。

看见这样的场景,秦瑶的心情都忍不住激动了起来,她只参加过一次高考,可没想到自己还能再当上监考员,当然,她倒是去批改过高考试卷……现在可真是齐活了。

如果啥时候再让她去出个高考试卷,或者她写的文章能上个高考试卷,那她可就“青史留名”了。

压抑住澎湃的心情,宣布完考场的纪律规则后,稍等片刻,外面传来了邦邦的敲钟声,秦瑶和另一个男老师发下试卷。

考生拿到试卷后便开始答题,秦瑶作为监考员,则陷入了无聊的状况,不得不说,无论当几次监考员,都觉得干监考太无聊了,又不能玩手机。

秦瑶便开始观察考场里的学生,学生最大的估计有三四十来岁,小的十几岁,说是高考考场,实际上花样百出,一部分人拿着试卷疾笔飞书,而有的人……写了十几分钟,已然陷入了僵局。

考语文的时候还好,大部分人都填满了,数学则是大片大片空白,看得秦瑶叹气不已。

妈的,这高考数学题目也太简单了。

这么简单都写不出来?

……

等到考历史的时候,秦瑶简直要笑出声,尤其是其中的名词解释,就跟四六级翻译题一样胡扯,最妙的是名词解释里面有一道题,让解释“拿破仑”。

大多数人还真不认识拿破仑是谁,就问离谱不离谱吧,答案也是五花八门。

——拿一个破轮子起义?

——发明了自行车。

……

历史试卷上的名词解释,问得都是以后高考生再基础不过的信息,事实上,若是读过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还真能回答出大半问题。

考得真就是些常识基础的东西。

以前秦瑶总听说,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很金贵,很不同凡响,但是……这高考题目未免也太简单了,秦瑶觉得自己不用复习都能轻松考上大学。

想到自己寒窗苦读的那些年,小秦同志微微感觉到心梗。

高考真就是一年比一年难,一年比一年卷,甚至考研亦是如此,试卷分数越来越高,越来越难,越来越卷。

每多监考完一场考试,秦瑶的心梗程度+1,题目真是越看越简单,不说历史,就里面的英语考试,难度还不及中考呢,让早就过了四六级的秦瑶悲愤不已,她心想这难度,我用脚思考都能答出来。

这也说明了,这时候国内大多数人文化程度都不高,能有初中水平的,都已经算得上有文化,初中毕业,已经能去当村小学的代课老师,就是这么离谱。

结束了最后一场考试,秦瑶松了一口气,回到家里,见了顾呈,小秦同志忍不住感慨了一句:“早知道我就去参加考试了。”

顾呈疑惑:“怎么?”

“题目太简单了,我要是去考试,肯定能考个清华北大。”

顾呈:“……”

某个有私心的顾队长这时庆幸,得亏你没去考,他可不想天南地北两地分居。

“这位秦瑶同志好样的,我就不打击你的自信心了,你鼓励培养好你的两个小崽子,让他们去考清华北大。”小顾同志快速甩锅,试图转移秦瑶的注意力,今年别考,明年也别去考。

秦瑶:“……”

她眨了下眼睛,好笑道:“顾队长,你知道你现在像什么吗?你就像是那种在高考前藏自家媳妇儿准考证的倒霉丈夫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